據報道,10月8日,美國商務部將28家中國組織和企業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視頻監控領域的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商湯科技、依圖科技、美亞柏科和頤信科技等8家企業。不少網友無奈玩笑說,這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認證”。
被“認證”后,就意味著未經美國政府許可,美國企業將禁止和上述這些中國科技公司開展零部件售賣、技術轉讓授權等業務活動。而不同于封禁華為時的“國家安全”借口,這次給出的理由是“隱私擔憂”。仔細看此次的8家企業,均是人工智能各細分領域的龍頭,作為國內視頻監控領域的第一、第二大公司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也早在國內人工智能產業興起時就已介入該領域。
由此可見,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愈發引起重視。在我國,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實踐應用,都能感知當下的人工智能行業是多么火爆。我國已把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作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不僅僅是在中國,當今世界的很多工業強國都在將人工智能看成是下一個發展風口。日本、德國、美國自不必說,巴西、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同樣把人工智能看做是一個新興領域不斷加持。它作為全球下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關鍵領域,對整個世界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任正非曾說:5G是小兒科,整個社會未來最大的機會是人工智能。
有機構測算,到了2020年,我國的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達到1600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術將幫助全球GDP增長12%。另有專家預測,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場將超過6萬億美元,2017年至2025年復合增長率將達30%。
2016年,人工智能機器人阿爾法狗(AlphaGo)成功擊敗圍棋世界冠軍、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成為第一個戰勝人類職業圍棋選手的智能機器人。從那一刻,人工智能(AI)不知不覺開始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進入公眾視線。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以及政策的推動下,人工智能(AI)發展速度迅猛,哈佛商業評論更將其和數據科學稱為“二十一世紀最Sexy的職業”。
的確,人工智能(AI)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就從科研、學術領域跳入了技術創業階段,給現有的行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當前,人工智能作為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我國早在2017年,就開始了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同年7月,國務院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之后,全國各地對人工智能的重視度亦隨之升溫。北京、上海、天津、廣東、江蘇、浙江等經濟發達省市都相繼出臺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相關規劃等政策文件。也是在這一年,科技部等多部門確定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分別是百度、阿里云、騰訊、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方向為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隨后在2018年9月20日,依托商湯集團建設的智能視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也正式成立。
有報告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已步入全方位商業化階段。目前,AI在金融、教育、醫療、安防、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正在實現全面的商業化。嗅覺靈敏的國內互聯網巨頭已在無人駕駛、新零售、醫療健康、教育、金融及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跑馬圈地。有關數據顯示,企業服務、機器人、醫療健康、行業解決方案、基礎組件、金融領域在投資頻次和融資金額上均高于其他行業。
隨著數字化在各行業中的轉型和融合,上述這些容易落地的領域依然會是各大互聯網及科技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與此同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適應技術等領域AI的發展勢頭也十分不錯。當前,AI已全面進入機器學習時代,未來AI的發展重點將是關鍵技術與產業的結合。